敬请期待
8月25日傍晚,一向安静的西浜村里显得特别忙碌,村民们也都聚集在桥头张望,期待着晚上的演出。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著名昆曲艺术家俞玖林以及一批热衷乡村建设和文化传承的有识之士聚集在这里,一同见证昆曲学社的首次试运行。
△村民们纷纷赶来观看演出
△来自苏州昆剧院的演出团队现场演绎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
△观看昆曲演出
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会议提出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提出尽量在农民住房原址上改善生活环境的要求。与此同时,城投集团也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积极走向乡镇,围绕城乡联动发展、乡村建设与复兴、历史文化传承等领域进行探索和实践,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对锦溪祝甸村和西浜村开始了改造研究。
△西浜村昆曲学社鸟瞰图
西浜村西倚阳澄湖东岸,东临傀儡湖,这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人文历史也非常悠久,是昆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不仅有商周时期绰墩文化遗址,而且临近元代著名戏曲家顾阿瑛的生前居住地,更是玉山二十四佳处所在地的原址。
△西浜村风貌
△项目区域图
2015年7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崔愷担纲设计的西浜村昆曲学社项目开工。昆曲学社由村子里四栋荒废的老房子加以重建和改造而成,总占地面积约2700平米,总建筑面积约1400平米。首层主要包括多功能厅、戏台、舞蹈练习室、活动室等;二层主要为半开敞的活动室。
△改造前现场实景图
△改造过程
△建成后实景图
△二楼空间
围绕昆曲的主题设计、建设,希望落成后昆曲艺术家们能在这里唱昆曲、学昆曲、交流昆曲、发扬昆曲,并以此项目为契机,重构传统文化氛围,通过文化的再生加强村民的凝聚力,同时也可以培养更多昆曲人才,实现昆曲还乡。
【设计理念】
昆曲学社在设计过程中尽量保持原有民宅的院落格局,保持村落的尺度和风貌,将新功能、新技术、新材料、新空间植入其中,追求某种轻介入的感觉。
——尊重原有机理的平面布局——
△昆曲学社实景图
项目根据原有的村落机理,进行重新修葺。保持了传统的院落格局和水陆关系,实现了对村落机理的重构与梳理,使新的项目能够融合在村落机理之中,和谐一致。平面布置基本沿用了原来的入口并利用原来的村中小路,使出入等行为方式保持原来的状态,在沿水一侧做了一些调整及新建设施,体现了新的生长与功能特征。
——传统村落风貌的现代诠释——
昆曲学社建筑单体设计基本保持原有的色彩与建筑风格,同时加以现代元素。通过墙的概念的强化,竹园概念的强化,亭台概念的强化,形成墙、园、台三者的有机结合和立体构成。形成墙内造园,园间筑台,台顶落亭,亭栏观景的环环相扣,利用这些传统建筑元素的组合重新演绎和阐释村落空间。
——现代生活功能的划分重构——
昆曲学社由四座民宅改造而成,因原来的住宅各自有楼梯间,小开间结构,已不能适应新的功能需求。为了提高效率,整合空间,将原有建筑在二层相接,仅设置两部楼梯,节约的空间继续整合,通过轻钢结构的引入,加大开间,提供了具有活动功能的大活动室,舞蹈、音乐活动室布置在沿河边一侧,减少对村落的干扰,会议、教学等比较安静的房间放在离村落较近的一侧。居住、起居的空间放在最后一栋,保持较好的私密性。
——乡土材料技术的优化利用——
昆曲学社在建设过程中为了降低造价,尽量采用当地价格实惠,技术适用的材料和构造方法。通过旧砖的收集,使用当地的砌块做法,砌筑外墙。通过柱子的使用,来划分庭院空间,将竹子进行标准化生产,来构筑围合庭院的竹墙。使用草席子、木板、木条做建筑的外立面、内饰及少量维护构件。使用比较轻质的屋顶,轻质价廉的金属瓦,配合轻钢结构,实现较低的土建造价。
——新型能源技术的适宜选择——
为了降低后期运营成本,昆曲学社在在建设过程中做了充分的考量,如使用了太阳能热水技术;针对房间分散的特点,使用了性价比较高的家用VRV 中央空调系统;针对江南地区夏天比较炎热的特点,南北立面使用了大量竹墙系统以提高隔热性能,二层外走廊植入柱子设计理念,遮风挡雨的同时阻隔了太阳的直射。
【后记】
随着西浜村昆曲学社和锦溪祝甸古砖窑文化项目一期的相继建成,我们希望通过这两个项目,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来、留下来,培养一批乡村建设的人才,同时,带动本土村民对自有建筑进行自发的保护更新,让祝甸村、西浜村乃至其他富有悠久历史和水乡文化特色的农村永远留下来、传下去。